(一)焊接方法
鋼結構焊接方法有電弧焊、電阻焊和氣焊。電弧焊又分手工焊、自動焊和半自動焊,是最常用的鋼結構焊接方法。電阻焊常用于薄壁型鋼的焊接以及厚度為6一12mm的板疊焊,氣焊一般用作在薄鋼板和小型結構的焊接。
(二)結構焊接連接的特性
與鉚釘和螺栓連接相比,焊接連接具有以下優點:
(1)不需打孔,省工省時,基本上不損耗構件材料截面;
(2)任何形狀的構件可直接連接,連接構造方便,除必要的用于加強剛度的加勁板外,一般不需要輔助板件;
(3)氣密性、水密性好,結構進行剛度影響較大,整體性發展較好。缺點是:
(1)焊縫附近存在熱影響區,使材質變脆;
(2)焊接的殘余應力便結構易發生脆性破壞和降低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的臨界荷載,降低材料的疲勞強度,殘余變形使結構形狀、尺寸發生變化;
(3)焊接結構連續,局部裂紋一旦形成就容易擴展。常見的焊縫質量缺陷為:裂紋、氣孔、未焊透、夾渣、咬邊、燒穿、凹坑、塌陷、未焊滿等。
(三)焊接形式
1.根據兩焊件的相對位置分為平焊接頭、搭接接頭和頂焊接頭;
2.按焊縫構造可分為對接焊縫和角焊縫;
3.按受力方向與想縫長度方向的關系對接焊縫分為直縫和斜縫,角焊縫分為端縫和側縫;
4.按焊縫連續性分為連續焊縫和斷續焊縫;
5.按施工企業位置可以分為俯焊、立焊、橫焊、仰焊。
(四)焊縫質量等級
焊縫質量等級分三級:焊縫應根據企業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生活環境問題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按下述原則可以分別選用具有不同的質量安全等級:
1.在需要學生進行學習疲勞分析計算的構件中,凡對接焊縫均應焊透,其質量安全等級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縫進行長度不同方向的橫向發展對接以及焊縫或T形對接與角接組合形成焊縫,受拉時應為國家一級,受壓時應為幾級;
(2)作用力平行于焊縫長度不同方向的縱向發展對接焊縫應為國家二級。
2.在不需要計算疲勞的構件中,要求與母材相同強度的焊縫應焊透。
3.重級工作制和起重璧Q>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的腹板與上冀緣之間發展以及通過吊車桁架上弦桿與節點板之間的T形接頭采用焊縫均要求焊透,焊縫組織形式主義一般為對接與角接的組合形成焊縫,其質量安全等級制度不應影響低于國家二級。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頭采用的角焊縫或部分焊透的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以及搭接采用的角焊縫,其質量等級為:
(1)對直接經濟承受學習動力汽車荷載且需要進行驗算疲勞的結構和吊車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焊縫的外觀設計質量管理標準應符合國家二級;
(2)對其他產業結構,焊縫的外觀設計質量管理標準可為三級。焊縫進行質量分析檢驗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外觀檢查、超聲波探傷檢驗、X射線檢驗。
(五)焊接材料
焊縫金屬宜與母材金屬相適應,當不同工作強度的鋼材進行焊接技術連接時,可采用與低強度鋼材相適應的焊接結構材料。
(六)降低焊接應力和焊接變形的措施
1.選擇合理的施焊順序。
2.采用合理的焊縫設計:
(1)盡量避免三向焊縫匯交;
(2)控制焊縫厚度不要過大;
(3)盡量對稱布置焊縫;
(4)不宜單獨使用端縫。
3.施焊前使構件有一個和焊接變形相反的預變形。
4.對小尺寸構件可在焊前預熱,或在焊后回火加熱至600℃左右,然后緩慢冷卻。
5.采用機械方法校正焊接變形。
(一)焊接方法
鋼結構焊接方法有電弧焊、電阻焊和氣焊。電弧焊又分手工焊、自動焊和半自動焊,是最常用的鋼結構焊接方法。電阻焊常用于薄壁型鋼的焊接以及厚度為6一12mm的板疊焊,氣焊一般用作在薄鋼板和小型結構的焊接。
(二)結構焊接連接的特性
與鉚釘和螺栓連接相比,焊接連接具有以下優點:
(1)不需打孔,省工省時,基本上不損耗構件材料截面;
(2)任何形狀的構件可直接連接,連接構造方便,除必要的用于加強剛度的加勁板外,一般不需要輔助板件;
(3)氣密性、水密性好,結構進行剛度影響較大,整體性發展較好。缺點是:
(1)焊縫附近存在熱影響區,使材質變脆;
(2)焊接的殘余應力便結構易發生脆性破壞和降低受壓構件的整體穩定的臨界荷載,降低材料的疲勞強度,殘余變形使結構形狀、尺寸發生變化;
(3)焊接結構連續,局部裂紋一旦形成就容易擴展。常見的焊縫質量缺陷為:裂紋、氣孔、未焊透、夾渣、咬邊、燒穿、凹坑、塌陷、未焊滿等。
(三)焊接形式
1.根據兩焊件的相對位置分為平焊接頭、搭接接頭和頂焊接頭;
2.按焊縫構造可分為對接焊縫和角焊縫;
3.按受力方向與想縫長度方向的關系對接焊縫分為直縫和斜縫,角焊縫分為端縫和側縫;
4.按焊縫連續性分為連續焊縫和斷續焊縫;
5.按施工企業位置可以分為俯焊、立焊、橫焊、仰焊。
(四)焊縫質量等級
焊縫質量等級分三級:焊縫應根據企業結構的重要性、荷載特性、焊縫形式、工作生活環境問題以及應力狀態等情況,按下述原則可以分別選用具有不同的質量安全等級:
1.在需要學生進行學習疲勞分析計算的構件中,凡對接焊縫均應焊透,其質量安全等級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縫進行長度不同方向的橫向發展對接以及焊縫或T形對接與角接組合形成焊縫,受拉時應為國家一級,受壓時應為幾級;
(2)作用力平行于焊縫長度不同方向的縱向發展對接焊縫應為國家二級。
2.在不需要計算疲勞的構件中,要求與母材相同強度的焊縫應焊透。
3.重級工作制和起重璧Q>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的腹板與上冀緣之間發展以及通過吊車桁架上弦桿與節點板之間的T形接頭采用焊縫均要求焊透,焊縫組織形式主義一般為對接與角接的組合形成焊縫,其質量安全等級制度不應影響低于國家二級。
4.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頭采用的角焊縫或部分焊透的對接與角接組合焊縫,以及搭接采用的角焊縫,其質量等級為:
(1)對直接經濟承受學習動力汽車荷載且需要進行驗算疲勞的結構和吊車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級工作制吊車梁,焊縫的外觀設計質量管理標準應符合國家二級;
(2)對其他產業結構,焊縫的外觀設計質量管理標準可為三級。焊縫進行質量分析檢驗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外觀檢查、超聲波探傷檢驗、X射線檢驗。
(五)焊接材料
焊縫金屬宜與母材金屬相適應,當不同工作強度的鋼材進行焊接技術連接時,可采用與低強度鋼材相適應的焊接結構材料。
(六)降低焊接應力和焊接變形的措施
1.選擇合理的施焊順序。
2.采用合理的焊縫設計:
(1)盡量避免三向焊縫匯交;
(2)控制焊縫厚度不要過大;
(3)盡量對稱布置焊縫;
(4)不宜單獨使用端縫。
3.施焊前使構件有一個和焊接變形相反的預變形。
4.對小尺寸構件可在焊前預熱,或在焊后回火加熱至600℃左右,然后緩慢冷卻。
5.采用機械方法校正焊接變形。